红网时刻通讯员 赵军 孙淑芬 娄底报道
“我们葡农都非常感谢国家修了这条高速公路,现在交通方便了,物流快了,外来人口也多了,给我们三甲的葡萄带来了全新的市场。”在梁洲纶的小洋楼里,几个葡农坐在一处闲聊时感慨道。
盛夏,驱车行驶在娄新高速公路上,途径三甲乡辖区时,就会看到高速公路旁郁郁葱葱的葡萄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娄底涟源市三甲乡,就是依靠大山,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葡萄之乡”。
2012年12月16日,横穿娄底境内的首条高速公路---S70娄怀高速娄新段通车,衔接沪昆高速,加强了湘中与长株潭地区及东南沿海的联系。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涟源注入了新的血液,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958年,三甲乡新玉峰村大山岭人梁乐光从邵阳引进了一株葡萄,当时主要是为了给房屋遮荫,其次才是食用。没想到,葡萄因此在三甲乡传播开来,家家户户都开始种上了葡萄。现如今,这株已经60岁的老葡萄树还枝繁叶茂地生长在梁洲纶家的院子里。
近年来,涟源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玉峰村就是一个产业融合的典型。村子四面环山,因地制宜,当地80%的山地丘陵都种上了葡萄,八成农民也以种葡萄为生。各家各户开垦荒地,漫山遍野都爬满了葡萄架。
然而产量多了销量也就成了问题,闭塞的交通不仅给民生带来不便,更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农副产品出不去,外地游客进不来。
自娄新高速开通后,这一困扰葡农们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娄新高速的三甲收费站,距新玉峰村葡萄园仅4公里的路程,下了高速就到葡萄园。紧接着新溆高速、长韶娄高速、二广高速也先后通车,包括在建的龙琅高速,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经过涟源互通,通向全国各地。新玉峰村的葡萄也随着曼延的高速路,走向四面八方。
随着葡萄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2017年,在涟源电商协会的大力推广下,20多家电商企业和10多家快递公司来到新玉峰村采购葡萄,一天就能销出5000多斤。冷链物流车直接开到葡萄园里,将新鲜摘下的葡萄进行包装,并在泡沫箱内放入冰袋降温。早上刚摘的葡萄,上午就摆在了湖南天虹超市各个旗舰店的货架上。
在高速公路开通前,把葡萄卖到外地去是葡农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村里到娄底就需要三四个小时,到长沙则需要一天,更别说外省了。“我们的水晶葡萄必须要成熟了采摘下来才好吃,因为皮薄,运输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被挤破。而且葡萄保鲜期很短,采摘下来后,一天不卖完就坏了。”提到葡萄的销路问题,三甲乡葡萄协会的会员谭艳琦谈到以前不便的运输条件,还很是惆怅。
“现在就不一样了,虽然冷链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葡萄成本来说还有点高,但是我们把市场扩宽了,三甲葡萄的名声也传出去了,相信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以后运输成本会越来越低,我们的葡萄也会卖得越来越好。”谭艳琦说。
从3亩到30亩,致富之路不是梦
说到三甲的葡萄就不得不说一说梁洲纶。梁洲纶是新玉峰村大山岭人,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三甲地区葡萄种植逐渐推广,20岁的梁洲纶开始接手父亲的葡萄地。
大山岭地势陡峭,没修路之前,通向山下的道路是一条黄土路,天气晴朗时尘土飞扬,下雨天就成了“水泥”路。做支架的竹子及各种材料、葡萄的运送等等基本上都是靠人力背运,在这种恶劣的交通状况下,往往一天下来,运送的人肩膀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印迹。刚起步时梁洲纶只种了3亩地,辛苦操劳一年,收入却只够全家勉强维持温饱。
娄新高速的开通和涟源市交通路网的建设,不仅使当地果农运送材料和葡萄更加便捷,也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前来采买,交通的便利增长了梁洲纶对葡萄种植前景的信心。
2013年,梁洲纶的葡萄种植业创了新高,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多亩,年收入也达到了17万元,比之前翻了一个番。这一年,梁洲纶家盖起了三层的小洋楼,正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2012年以前,新玉峰村的葡农还只有一百来户,种植面积超过10亩的只有50来户,总面积大概在1000亩左右。由于没有过硬的种植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道不平,路不通,葡萄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再好的果品资源也很难变成财富。
自从娄新高速开通后,有梁洲纶成功的先例,葡农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到2018年,葡农增加到了250多户,种植总面积达到3000多亩。葡萄产业的发展,加快了新玉峰村经济的增长速度,村里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也能达3500元左右。今年,作为一个省级贫困村,新玉峰村将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在尝到甜头后,2014年,梁洲纶参加了涟源市劳动局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在此接触到新的销售理念,他是三甲第一个通过微商渠道将葡萄卖到了广州和深圳的葡农。2017年梁洲纶趁热打铁,与涟源市电子商务协会开展合作,通过高速公路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两个小时就能运到长沙,将自家葡萄卖到了湖南天虹超市,实现了销量质的飞跃。
“今年葡萄收成好,现在交通那么便利,销路也多了,我们葡农都看到了希望。明年我准备再多种几个新品种,这样顾客的选择多了,销售情况也会好很多。”提及以后的发展,梁洲纶越来越有信心。
高速来了,绿色交响谱新章
乡村生态旅游是当前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支点,也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新路子。几百年来,老祖宗守候耕耘在这深山老林里,留下了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宝贵的财富,这给现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留下有利先决条件。
“我们的农家乐在这一带是开的比较早的,现在已经有7年了。来我们这吃饭的基本都是回头客,包括很多从高速下来的外地客人。”家郡风味土菜馆的老板娘梁新修是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一提起她的店就滔滔不绝。
梁新修娘家是新玉峰村的葡农,因种植面积小,每年只有几万元的收入。2011年,当她得知娄新高速即将通车后,果断在三甲收费站出口附近租下一层门面做起了农家乐土菜馆。果然,2012年高速开通后,随着流动车辆的增多,梁新修的生意越做越好,年收入高达10多万元。
店里的食材都是直接从当地农户家里收过来的,新鲜有特色,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回头客。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怀化的几位客人,因为业务关系,最多的时候每个月都要跑两趟长沙,每次经过都会从三甲收费站下高速到他们店里吃一顿,尤其喜欢他们店里的土鸭本地菜,吃完还要买一只带走。
自从三甲的葡萄名声在外,每天都会有客人向她询问去哪里可以买到本地葡萄。“现在三甲的葡萄越来越有名了,好多外地游客都会驾车过来去葡萄园里采摘,游客多了,我们店里的生意自然就越好了,相信以后还会更好。”梁新修从葡萄架上剪下一串葡萄,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而伴随着高速路网的完善,高速沿线百姓的小日子也跟着水涨船高。村民们不需去外地打工,在家门口也能挣钱了。
为了开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018年8月3日,涟源市政府举办“2018涟源•三甲葡萄文化旅游节”。借助便利的高速路网优势,涟源市政府充分利用三甲优美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三甲古民居旅游品牌和三甲葡萄地标品牌的名声伴着高速路网传遍全国大地。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赵军 孙淑芬
编辑:李海波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