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建设时,陈国平(右二)在岳阳岸主塔横梁上检查施工质量。
陈国平(左一)在洞庭湖特大桥桥面指导施工。
红网时刻记者 姜心玥 通讯员 蔡立平 长沙报道
如果说奇峰异石的大湘西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是湖南向世界展示的自然奇观名片的话,那么飞越湘西矮寨的包茂高速矮寨大桥和横跨洞庭湖的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则是湖南向世界展示的人文景观名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超级工程”。
在湖南地理版图上,这一东一西的两座“超级工程”在外人看来,也许没什么关联,而实际上,这两座“超级工程”的建设背后都链着同一个关键型人物——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国平。
一炮而红 提出的桥梁设计方案属国内首创
1987年,23岁的陈国平从长安大学毕业,进入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工作、后调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与桥梁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加工作不到一年,陈国平就参加了当时省内第一大跨径连续刚构沅陵沅水大桥设计。在科室内征集设计方案时,他提出顶推法合拢的连续刚构桥梁方案,避免深水区边跨搭设高支架。该方案属国内首创,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国平“一炮而红”,在桥梁建设方面的非凡才华日渐显露,让单位同事刮目相看。“他是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提出十多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领先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开展了多项高速公路优化设计工作,累计节省建设投资2亿多元,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同事张贵明赞不绝口。
从湖南沅陵沅水大桥起步,到担任湖南冷水滩湘江潇湘大桥、湖南邵阳西湖大桥设计负责人,到湖南张家界澧水大桥、湖南雪峰山隧道优化设计方案技术指导,再到矮寨大桥、洞庭湖大桥项目经理……陈国平从初出茅庐的建设人成长为经验老到的高级总工,他的技术职务随湖南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水平同步增长。
颠覆传统 创造悬索桥施工“第4种方法”
“干最苦的活,啃最硬的骨头,流最多的汗水,出最好的业绩”是陈国平的“人生底色”。矮寨特大悬索桥横跨德夯大峡谷,是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一开始就与多个世界级难题“狭路相逢”:主跨1176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跨峡谷桥梁;桥面距谷底355米,高度远超吊装设备适用范围;矮寨盘山公路蜿蜒盘旋,运输条件极为不便;两岸山势跌宕,悬崖峭立,施工场地极其狭小;峡谷风场复杂,浓雾、雷暴天气频繁……受环境所限,无论是传统的“散拼法”,还是常见的缆载吊机法和缆索吊装法,抑或是国外的“荡移法”等现有的悬索桥架设方法,均无法满足工程安全、经济、高效的施工要求。
时任湖南省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桥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的陈国平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日夜扎根在工地,根据矮寨悬索桥地形、地质、气象以及技术、工艺、材料等特点,进行仔细研究、反复比较,形成了极具建设性的施工方案。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陈国平与科研团队一起提出了塔—梁分离式悬索桥新结构,首创了“轨索滑移法”悬索桥主梁架设新工艺,研发了悬索式现场风观测新设备,发明了新型“CFRP—RPC”高性能岩锚体系,解决了深切峡谷悬索桥加劲梁架设的难题。
“轨索滑移法”,颠覆传统,成为世界公认的悬索桥施工的“第4种方法”。这也是我国近30年来,桥梁技术领域具有“中国首创”意义的原始创新性成果之一。它的运用缩短工期4个多月,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相应成果获得了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32年来,陈国平向桥梁工程世界纪录挑战的经历,展示了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人生追求。他整理了相关成果,主编出版了《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及安全风险管理》专著,为工程界桥梁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兢兢业业 遗憾错过父亲最后一面
青春是绚丽多彩的,陈国平甘愿将青春奉献给他所钟爱的事业。
1999年,湘耒高速洣水大桥引桥空心板梁体架设时桥梁下沉,桥墩承载能力与设计严重偏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陈国平收集国内各类工程地基处理方案,选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再根据试验情况完成相关计算与设计。在成桥试验时,有关人员心生畏惧,因为一旦试验失败将面临生命危险。“让我来!”陈国平义无反顾:“如果方案有不足,第一时间应该由我来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后续处置工作,不能逃避。”
发生在陈国平身上的 ,这样舍小我、顾大家的故事数不胜数。
2011年,矮寨大桥主梁架设关键期,他因长期靠前指挥,身体突发不适,独自一人到医院检查出心梗,住进ICU重症室治疗,一周后,就直奔大桥施工现场。2017年3月底,陈国平刚接手洞庭湖特大桥建设,工作千头万绪。4月收到父亲身体不佳的消息,他本想利用回长沙汇报工作之机去探望,不料竟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
付出自有回报。陈国平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入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评标专家、湖南省政府应急抢险专家……这些成绩与荣誉的背后是陈国平32年的坚持与积累,是他对专业技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突破,更是对他立足岗位、奉献自我的充分肯定。
来源:红网
作者:姜心玥 蔡立平
编辑:李海波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